一、中国与中东国家经济合作现状 中东地区连接亚非欧三大洲,扼东西半球交通要冲,连接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运输网,位于“一带一路”交汇点。中东被誉为“世界油库”,已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一半以上,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。**,经贸往来频繁,互补性强。 自古以来,中国与中东地区就通过“丝绸之路”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*外交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进实施,中国与中东国家在经济、文化、科技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签订了多项协议,双边经贸合作步伐不断加快。 *二,中国与中东国家相互投资渐趋活跃。 与贸易规模相比,中国对中东国家的直接投资额相对较少。2014年中国对中东各国投资合计约为20.8亿美元。阿联酋、伊朗、沙特等石油输出国成为中国主要投资目的地。中国对中东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、天然气和矿产等领域,大型国企是投资主力军,如2014年,中国电建投资13亿美元在沙特兴建燃气增压站(Master Gas System,简称MGS)项目;2015年,中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在阿联酋投资3.3亿美元开发曼德油田。中国企业在中东的投资主要是资源获取型,目的是获取安全和可靠的油气资源。随着中国对外能源依存度的提高,中东国家的原油出口对中国经济稳定的重要性也在持续提升,中资企业在中东地区的投资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。 *三,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升温。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后,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。基础设施建设对中东地区经济发展可发挥重要的拉动作用,有助于打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,推进区域间贸易与投资发展,且具有较高的乘数外溢效应。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,整个中东地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仅占其GDP总量的5%,在中国这一比例已高达15%,**平均水平约10%;报告还称,**基建项目**率在5%~25%区间,对拉动就业具有明显成效,在海合会地区,每10亿美元的基建投资将创造2.6万个就业岗位,而在伊拉克等发展中的产油国与约旦等石油进口国,同样10亿美元的基建投资将分别创造4万个和10万个就业岗位。 深圳新进出口企业 “找货主”是帮助国际货运企业寻找客户的有效查询工具。通过对中国所有进出口企业海量的走货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,让货运代理企业精确的了解:货主走货航线、走货规模、走货类型。与货运代理企业的自身优势相匹配,利用贸易大数据做到精准营销。